解封新主流 (2020-05-07 理財周刊 文.洪寶山)


由於歐美即將在5月陸續復工,所以儘管台灣已經連續24天的本土無確診(截至5月6日),但仍維持高規格防疫,因為境外感染的壓力依舊存在。

很明顯的,世人漸漸體認到,在疫苗還沒問世之前,與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共生共存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已成為新常態,防疫與經濟如何平衡成為第二季的歐美新課題。

穩住內需市場基本盤

不過幸運的是,沒有封城的台灣與最早解封的中國大陸,在歷經清明與五一連假的考驗,逐漸得到的結論就是:(1)如果人人遵守防疫三要件,則上餐廳吃飯、逛逛街、郊外踏青還是可以的;(2)有鑑於新冠病毒的狡獪善於隱匿,單單快篩一至二次是不夠準確的,所以在無症狀者的感染威脅仍存在的情況下,出入境14天的隔離觀察管制仍無法取消。也就是說,國際貿易的物流與人流仍不順暢,自然運費成本提高,交期延長。

所以從上述兩點可以了解到,今年要先穩住內需市場的基本盤,然後再伺機把握第三季的科技旺季。

歐美第三季可能有報復性消費

在五一連假的前三天,中國大陸的出遊人次達到八千五百萬人,消費金額達35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把農曆春節原有的消費做了一次補償性的報復性消費,從南韓的消費品項發現,奢侈品的銷售量排名居前,大有安慰第一季遭到封城所受創的心靈。因此可預期歐美的報復性消費可能發生在第三季,這也是當下市場對於今年第三季旺季仍沒有放棄希望的關鍵。

但另一方面,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有些是結構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需要時間來修復。例如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就有四大負面影響,分別為:(1)工業產業鏈斷鏈;(2)服務業停頓,不單單是餐廳、商店與賓館等,更多的各種娛樂行業歇業,這一點幾乎是全球的普遍現象;(3)投資下降,直接影響的就是工作機會,例如根據中國大陸統計局資料,城鎮失業率從去(2019)年12月的4.9%上升到今年2月的6.2%,時間一長,必然影響消費信心;(4)財政收入下降,第一季中國大陸財政平均負增長14.3%,去年全年增長6%,一來一往,相差了20.3%,地方政府在收入為負的情況下,又因為救災而增加支出,整體的收支缺口跟去年同期相比差不多增加了56%,這一點到了年底的企業現金荒時,是一大挑戰。

目前美國正在儲備快篩試劑與瑞德西韋,準備迎戰第三季的入秋疫情捲土重來,關鍵還是在於:(1)找到中間宿主,(2)快速隔離無症狀患者。為了避免重演大規模的封城,快篩普篩將成為必要的手段。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現階段只有南韓跟以色列採取快篩普篩的措施,而台灣不跟進呢?如果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磐石艦的官兵在第一次檢驗後發現有三十人左右已經有抗體了,說明無症狀患者可能早已經存在台灣多時,只是發病的症狀輕,沒有被主動發現。

同樣的情況在紐約也有發現,也就是說,在去年冬天的流感傳染期間,其實COVID-19新冠病毒已經存在美國了。

入秋後若爆發社區感染 就是快篩普篩最佳時機

同理,中國大陸更是早在11月就已經有徵兆,所以可以假設儘管台灣與中國大陸處在趴趴走的階段,但不表示無症狀患者就不存在你我之間,如果此時進行大規模的快篩普篩,一旦檢出陽性,那麼對於第三季的旺季絕對是打擊,所以為什麼當下不選擇快篩普篩的手段,因為這會犯了政治上的錯誤,影響經濟。

那麼何時才是快篩普篩的適當時機呢?就是入秋後,疫情又爆發出現社區感染時,那就是快篩普篩的最佳時機。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別因為天氣愈來愈熱,而放鬆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三要件。

※理財周刊1028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解封新主流
◎封面故事>亂世英雄 逆風高飛
◎理財我最大>廚房裡說經濟 林向愷從生活談全球
◎全球理財觀>疫情催化 「一個世界、兩套標準」成形
◎新聞熱線>「理財大使」選拔鳴槍 各界角逐爭冠
◎理周幫幫忙之產業見真章>2020年為塑化業最谷底 拐點將至
◎房市觀察>危老重建首須克服的錯誤認知
◎房地產會客室>危老條例修法對於都市景觀有何貢獻?
◎理善大家來>同心協力 關注青少年的均衡發展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股匯雙殺 意有所指( 2023-08-24 理財周刊)
法人季底作帳股( 2023-08-31 理財周刊)
集團季底作帳衝刺股( 2023-09-14 理財周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4931.44 3,654.75 5.96%
以太幣ETH 3115.01 130.28 4.36%
瑞波幣XRP 0.501146 0.01 1.27%
比特幣現金BCH 484.29 20.68 4.46%
萊特幣LTC 81.08 0.91 1.14%
卡達幣ADA 0.462790 0.02 4.16%
波場幣TRX 0.109014 0.00 -0.66%
恆星幣XLM 0.112548 0.00 4.6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