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電子產品動力 傳統鐵電體高性能替代品






萊斯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反鐵電材料特別是鋯酸鉛,在小型化時比傳統壓電材料表現出明顯更高的機電響應,這項突破可能會導致更有效率、更強大的小型電子設備的開發。


編譯/高晟鈞




萊斯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反鐵電材料特別是鋯酸鉛,在小型化時比傳統壓電材料表現出明顯更高的機電響應,這項突破可能會導致更有效率、更強大的小型電子設備的開發。






研究人員發現,反鐵電材料,特別是鋯酸鉛,在小型化時比傳統壓電材料表現出明顯更高的機電響應。圖取自 ScitechDaily



壓電效應是什麼?




有些物質在施加壓力後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便被稱為「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ity),是一種機械應力產生的電流現象。聽起來或許很抽象,但其實壓電效應的應用在生活中很常見,像是打火機、瓦斯爐都是藉此來點火的。




更多新聞: 革命性微電容器 為下一代電子產品提供動力




此外,壓電效應也被大量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包含電容器、驅動器、感測器或陀螺儀等。然而,要將機電響應元件整合至「亞微米」尺度的系統非常困難。因為當傳統壓電材料縮小到尺寸小於一微米(1,000 奈米)時,它們的性能會因基底的干擾而顯著下降,削弱它們響應電場而改變形狀的能力;或者相反,響應形狀的變化而產生電壓(機電性能、機電響應)。




這就像是在飛機上坐在三排相連座位的中間,正常尺度下旁邊是沒有人的,因此如果你覺得熱或不舒服(外界壓力),就可以輕易調整你的坐位與姿勢(電流響應);然而在微米尺度下,旁邊就像是坐著兩名七尺巨漢,夾在中間的人連呼吸都困難。而如果用量化後的標準來看,壓電材料在正常尺度下的表現是10分,那麼在微米尺度便只有1-4左右。




反鐵電材料──鋯酸鉛




對此,研究人員發現,由反鐵電材料鋯酸鉛(PbZrO3)在最小至4奈米時,產生的機電響應比傳統的壓電材料高出了5倍之多。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小至奈米尺度的情況下,材料的「擠壓」現象,不僅不會干擾材料性能,實際上正好相反,它正是增加機電響應的助力之一。




如今,透過進一步了解這些薄膜材料的特性,研究團隊有望開發出更小、更強的機電設備或微型機電系統,甚至有望突破至奈米尺度,使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這篇文章 下一代電子產品動力 傳統鐵電體高性能替代品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