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調到跟上時代 多倫多台灣信合社尋求轉型


由加拿大台僑在安大略省互助創建、「完全屬於台灣人」的金融機構多倫多台灣信用合作社,40多年來低調經營。這2年在新任經理盧莉馨掌舵下,正力圖開創新局,展現新風貌。

「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一直是個沒有招牌看板的金融機構。」盧莉馨(Sandra Lu)接受中央社訪問,一開場就笑談「多倫多台灣信用合作社」(TCTCU)這個加拿大老字號台灣金融機構的其中一項「特色」。

現年54歲的盧莉馨2年前走馬上任,光是為了在位於大多倫多地區「大都會廣場」(Metro Square)3樓辦公室外牆窗戶上,張貼出「多倫多台灣信用合作社」的中英文字樣,就與擔心「樹大招風」的董事會有過一場拉距戰,好不容易獲得同意。

多倫多台灣信合社在加國成立46年,扮演安省台灣社區僑民和社團的「帳房」角色,是加拿大唯一有「台灣」名號的金融機構;所有開戶成員都是當然股東。

盧莉馨表示,信合社董事會成員都是無給職義工,各具專長,熱忱為服務僑民奉獻;老一輩董事會成員會主張「低調」,與社內幾十年前發生過一場「差點被改名 」的風暴有關。

當年曾有一名因故成功加入台灣信合社的中國大陸僑民在股東大會提案要求「去除信合社『台灣』字眼」,引發軒然大波。風波平息後,新成員欲加入社內均須通過董事會審核。這起事件難免讓老一輩社員更加堅信「保守低調」的好處。

盧莉馨不否認,作風保守的信合社儘管不賺錢,但僑民幾十年來把錢交給信合社存放,穩當平安,「體質」很好。但信合社僅靠資深社員存放款交易經營,利潤極低不說,前幾年的疫情更讓信合社會員人數持續下滑。

盧莉馨高中移民多倫多,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經濟系畢業後,曾回台當過國語日報體系下的英文報紙記者;2022年接手多倫多台灣信合社經理職務前,不論是在加拿大幾大重要銀行或台灣金融投顧界,都有過豐富完整的資歷。眼看多倫多台灣信合社逐漸與年輕一代台僑「脫節」,盧莉馨決心推動這個老字號向前行,也的確帶來了一番新氣象。

台灣信合社這2年積極開拓新業務,推出各項優惠招攬新會員;光是去年一年新增社員人數,就是前一年的3、4倍。今年還將推動社內資訊科技(IT)系統改造,新增手機應用程式(app)等等。

盧莉馨表示,多倫多台灣信合社將以加拿大5大銀行為標準,一步步強化各項金融功能;未來會結合財富管理,並提供小型企業貸款,扮演「台灣商界與加拿大的金融橋梁」。

盧莉馨說:「這種種的改造,挑戰性很高;但多倫多台灣信合社體質很好,只要方向略作修正,一定可以跑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