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倡議核電引反彈 環團籲「勿走回頭路」


520即將到來,準總統賴清德及新內閣團隊將走馬上任,新政府能源政策備受外界關注。環團近日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蓋在斷層帶上的老舊核電廠延役,以及浪費資源與時間新建核電廠,環團呼籲能源轉型不能走回頭路,過時的核電廠要淘汰,認為核電貴又危險,台灣應該做的是精進再生能源。



近來許多企業家主張發展核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倡議核二、三廠延役,剷平核一、四廠,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提出民間公司自設小型核能發電機;工總理長潘俊榮呼籲政府考慮核電等。



許多關心環境與安全的民間團體,反對斷層帶上的老舊核電廠延役與浪費資源與時間新建核電廠。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台灣的工業用電,因為政府長期的補貼政策,使得電價遠低於其他國家,以至於無法反映工業大戶生產過程,對於環境破壞的外部成本。



陳憲政指出,而今天想要用核電延役或新建來降低電價,將進一步減損產業對於節能設備的投資,也因為電價低廉,欠缺製程改善的誘因,用電大戶也不願投入更多研發成本、升級設備,改善原本生產所產生的耗能問題。



陳憲政說,台灣為受到天然危害之高風險地區,這些安全成本,再加上核廢料的處理成本,以及核電廠除役拆除成本,都是全民共同要負擔。現在工業用電大戶享受低廉電價,卻把成本往後丟,讓後代子孫來收拾,這是違反世代正義。因此以延役或新建核電廠來達成電價下降的目標,完全是為後代舉債,慷他人之慨的作為。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葉國樑表示,童子賢董事宣稱,科技大幅度的進步,核電廠可「延役」並建「新核電廠」,是不恰當的。請問目前科技是否可不產生核廢料?或能妥善安全的處理核廢料?核廢料不僅需耗巨資看管,且要儲存萬年以上,輻射量才會降至安全的水平,若出問題,會造成疾病,甚至癌症,核電的成本不但貴且有危險。



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陳雪梨建議,希望在台灣使用核電的人士,請先提出核廢料永久儲存方案,以及萬一爆發核災時的疏散方案,若提不出來,核電廠蓋在台灣多斷層、多地震的地方,就是一個假議題,而台灣地熱地質條件好,應該結合國際先進技術,善用老天給台灣的地熱資源。



此外,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拜會立法院經委會,首度與委員溝通能源政策。郭智輝坦言,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上任後會盡速盤點政策、解決問題,他也會強烈要求台電,要把「供電的妥善率」做好。



國民黨召委楊瓊瓔表示,郭智輝曾說發展核電要全民認同,許多國家都在重新思考發展核能發電,甚至以此推動淨零碳排,政策上是否有考慮使用核能?郭則回應,他從總統那裡接到的訊息是要服務國民、國民意見是施政最重要的支持,會以符合民主做法,尊重多數人同意。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詢問郭智輝「核電屬於綠電嗎?」郭智輝回答說,「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但並未鬆口核電就是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