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原院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館動土典禮




【記者 劉蘇梅/桃園 報導】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國原院)之「國家中子與質子科學應用研究:70 MeV中型迴旋加速器建置計畫」於110年10月21日獲行政院同意並核定計畫,其中「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館新建工程」列為重要之公共建設。 今日(113年6月7日)上午十時於國原院舉辦「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館新建工程」之動土典禮,並由核安會陳東陽主任委員偕同桃園市王明鉅副市長、核安會張欣副主委兼國原院董事長、國原院高梓木院長及各界貴賓,代表上香祝禱祈福與動土儀式,祈求工程一切順利、平安,期許廠館新建工程如期如質完成,造福民生福祉。

王副市長表示,原子科技是臺灣科技發展重要的一環,期許未來在各領域都能更廣泛的應用;這是他第三度參與迴旋加速器動工、興建及啟用過程,相信這些經歷,將有助於本案各項應用工作的推動,讓臺灣科技產業走向全世界。本工程對桃園發展核子醫學領域極具意義,期許此加速器館完工後,能極大化在醫療上的應用,市府也會盡力協助其在醫療院所、製藥及各項應用的協調聯繫工作,嘉惠市民。

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表示,此工程為國內具指標性的質子與中子設施,過去國原院在30MeV已有相當經驗,70MeV則補足30MeV至70MeV間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的缺口,對核醫、製藥、產業、太空、國防及半導體發展有很大助益,70MeV是為期四年的國家建設計劃,經費約20億元,感謝國科會及國發會對基礎建設的投資,盼工程能如期如質完工。

核能安全委員會副主委兼國原院董事長張欣表示,國原院本次將30MeV提升至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大幅提升核醫製藥量能,並從製成診斷藥物邁向治療藥物領域,著手於創新研發及深耕技術,盼進一步擴及生醫、農業及太空技術應用,推動國家研究發展進程。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長高梓木表示,本加速器館為地下一層樓、地上三層樓,總建築面積約8千平方公尺的場館,涵蓋一座加速器室、固體與氣體靶室、質子與中子實驗室等,預計兩年半建置完成,並進行一年半的測試後啟用。 70MeV中型迴旋加速器能量強大,電流是一般醫用的一千倍以上,可有效在短時間內檢驗出晶片之軟錯誤及硬錯誤率,檢驗範圍囊括太空中心低軌道衛星、車用晶片及相關半導體晶片等;團隊亦持續研發核醫藥物、太空及航空應用,盼將國內研發技術推向新的里程碑。

今日包括核能安全委員會(核安會)、桃園市政府、中山科學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政治大學科管智財所、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清華大學原科院、中華核醫學會、核醫藥物公司等產官學研各界貴賓等均一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