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小英卸任倒數/經濟成長 民生問題難解




蔡政府執政8年,經濟連年成長。(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蔡政府執政的這8年來,大家過得好的嗎?以數字面觀察整體經濟成績,8年平均經濟成長率3.15%,居亞洲四小龍之首,期間碰到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中美關係緊張等影響,極其考驗政府韌性。其中,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曾在2021年時飆破6%,創下11年來新高紀錄,2023年僅1.31%,寫下金融海嘯14年來新低;國家GDP從17.6兆成長到2023年的超過23兆元,成長逾3成。



蔡政府8年平均經濟成長率3.15%。(圖/NOWnews製圖)

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力的台灣,2022年以4794.5億美元,創下史上最高出口成績,隔年出口金額減少,但仍突破4300億美元,創下史上首次連3年突破4300億美元的紀錄。受到國際情勢與疫情影響,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台灣外銷訂單表現曾在2022、2023兩年經歷「連11黑」的窘境,受惠於AI、雲端及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擴增,有助我國半導體產業及伺服器相關供應鏈需求暢旺,支撐外銷接單動能,於今年上半年卸任前夕回歸復甦腳步。

蔡政府於強韌經濟方面,推動「6大核心戰略產業」、「5+2產業創新」、「投資台灣3大方案」,盼藉由租稅獎勵優惠、土地租售優惠、政府低利貸款、研究發展補助、政府參與投資等政策優化投資環境,並促使經濟、出口持續成長。截至今年4月,投資台灣方案實際投資額為2.27兆元,創造約15.1萬就業機會;自2016年至2023年間,外商投資金額累積超過2兆,國際企業如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超微(AMD)、微軟(Microsoft)、Google等皆選擇持續在台投資。



台灣自2016年至2023年人均GDP。(圖/NOWnews製圖)

綜合上述亮眼成績,不只讓台灣經濟於全球脫穎而出並保持成長,更讓台灣持續被世界看見。然而,回歸民生經濟面,卻見一片哀鴻遍野。自2022年起通膨纏身,警報多度大響,連續2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意即「通膨率」超過2%,甚至接近3%。

通膨細項中,水果、肉類、外食費、房租、個人隨身用品、醫療費用、旅遊團費、旅宿費、計程車資等以及17項民生重要物資價格多呈漲多跌少,故儘管基本工資連年調漲,加薪幅度仍敵不過通膨速度。根據2023年薪資統計結果,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總薪資雙雙呈現負成長,其中實質總薪資不僅是7年來首度負成長,減幅1.04%更創11年來最慘,實質經常性薪資也連續3年深陷衰退泥沼。

2024總統大選前夕,藍綠兩黨交火,舉出多項實績比較馬、蔡政府時期各自的經濟成果,不過時代背景不同,實在無法就數字面高下立判。儘管蔡英文帶領台灣經濟連年成長,但賺錢者多聚焦於股民或外資,普通受薪階級呈現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乃執政期間總體經濟面向中,最被社會撻伐之處,與此同時,能否苦民所苦,或是只會擦脂抹粉,也成為新政府的重點課題。



相關新聞


520小英卸任倒數/執政台股大漲13000點 分析師:只是搭上順風車


520小英卸任倒數/養的第一隻貓是牠!愛毛孩成痴 2喵4狗當家人


520小英卸任倒數/辣台妹時代落幕!非典型總統替台灣民主寫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