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今年產能擴充逾3成 考慮赴美設廠看好5至8年成長


重電廠華城電機今天上午在桃園中壢廠舉行股東會,總經理許逸德預估,未來5年至8年成長可期,今年產能起碼擴充3至4成,觀音三廠新廠明年第2季完工後,屆時總產值可再增新台幣100億元,華城持續考量美國設廠規劃。

華城上午股東會約9時35分結束,期間不少金融機構法人代表在臨時動議議程發言詢問企業社會責任(ESG)事項,華城經營團隊一一詳細解答回應,會後許逸德接受媒體短暫採訪。

在產能布局規劃,許逸德預估,今年華城產能增加幅度起碼3成至4成規模,其中中壢廠今年產值可提高至60億元,2年內產值可突破80億元,觀音二廠產能持續優化,產值可提高3成,預期最高產值可至8億元到10億元,另外華城規劃在觀音設立三廠,預估2025年第1季完工、第2季投產。

許逸德表示,華城位於台中港超高壓特大型變壓器產能持續擴充,未來廠區面積將從既有4公頃增加至5公頃,預期未來包括中壢廠、觀音二廠、觀音三廠、以及台中港廠區,共有4個廠區生產從小型到超高壓特大型等各類變壓器產品。

許逸德預期,觀音三廠明年第2季完工後,屆時總體產值可增加新台幣100億元。

媒體提問是否在美國設廠,許逸德表示,華城會以更有效方式提供海外美國客戶需求,包括從台中港出貨、在美國設立發貨倉庫、以及評估在美國設廠可行性等多種模式。

展望未來營運動能,許逸德指出,電力產業受到2050年淨零排放議題逼近發酵及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爆發,綠電建設、電力建設及電力品質改善等循環需求下,綠能、台電電網強韌計畫及國外電力基礎建設外銷市場,已成為目前及未來3大主要成長動能。

許逸德預估,華城未來5年至8年持續成長,公司持續擴充產能,滿足市場需求。他表示,AI應用加入,凸顯電力需求重要性,電力因應已成為國安議題,需與時俱進引進多元發電方式。

媒體問及毛利率和今年營運表現,許逸德指出,目前毛利率沒有下滑跡象,今年業績和獲利可較2023年成長,接單速度沒有趨緩,持續增加外銷訂單。

法人表示,華城前5月外銷業績占比約45%至50%,預估2025年外銷比重可超過5成,外銷比重增加有助華城毛利率表現,目前華城外銷到美國變壓器業績占整體外銷比重已超過80%,預估華城今年資本支出大約新台幣10億元。

展望變壓器市況,華城指出,COVID-19疫情解封、缺工缺料,加上淨零碳排、能源轉型、電網強韌等全球趨勢及政策推動,電力設備供需失衡且交期拉長,2022年開始變壓器市場快速成長。美國能源部預估在「降低通膨法案」等法案推動下,到2035年美國本土需新增64%的區域內輸電線路,與114%的跨區域輸電容量,推估變壓器年複合成長率可到7%至8%。

華城2023年稅後獲利25.77億元,創歷年新高,每股基本純益9.87元,華城今天股東會通過配發股利每股7元,也創歷史新高,包括配發現金股息每股6元,以及盈餘轉增資配股每股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