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5月出口373.6億美元連7紅 傳產生機乍現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出口金額373.6億美元、年增3.5%,連7紅。其中,受惠AI商機火熱,電子零組件、資通產品合計外銷228.2億美元,創同月新高,年增9.4%、連11紅;同時,塑橡膠、化學品、礦產品、紡織品等4大貨品出口翻紅,顯示傳產生機乍現。

財政部今天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5月出口金額373.6億美元,年增3.5%,進口金額313.1億美元、年增0.6%;累計前5月出口1851.4億美元、寫歷年同期次高,年增9.1%。

5月出口雖呈連續7個月正成長,年增幅卻不如原先預期的7%到10%。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觀察3大有利因素,首先,全球景氣維持平穩復甦步調;第2,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商機依然火熱;第3,整體供應鏈存貨已慢回到比較健康的水準,出現一些回補庫存的需求。

「當然也有一些下拉力量」,蔡美娜直言,整體國際政經局勢不確定性因素仍多,客戶下單態度偏審慎,再者,部分傳產貨類面臨國際間過剩產能的排擠,上述2大因素壓縮台灣總出口的上升空間,導致5月外銷為中低成長態勢,可說是「淡淡5月天」。

觀察出口主要11大貨品呈現「5升6降」,蔡美娜指出,資通與視聽產品穩居出口最大引擎,同時,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礦產品、紡織品等4項貨品由黑翻紅,顯示傳產貨類「稍微出現一些復甦的嫩芽」,有助於改善近期出口的「不對稱復甦」局面。

資通與視聽產品5月出口94.2億美元,蔡美娜表示,這創下歷年單月第5高或同月最高,年增率達62.4%,主要是因伺服器、顯示卡等AI商機的核心產品出貨相當暢旺。

另一主力科技貨品電子零組件5月出口134億美元,年減11%,蔡美娜指出,主因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回流,許多資通訊業者擴大在台生產比重,導致部分積體電路供應路徑從外銷轉內銷,最後會製成資通產品報關出口。

由於出現上述結構性改變,蔡美娜表示,將2大科技貨品合計觀察較為客觀,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5月出口合計約228.2億美元,創同月新高,年增9.4%、連11紅;前5月外銷金額1179.3億美元,寫同期新高,年增21.7%,占總出口比重6成4、亦是同期最高水準。

傳產方面,蔡美娜指出,礦產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隨國際原油行情走高,或部分客戶有回補需求,5月出口反轉回升,年增率分別為0.6%、1.3%、8.9%;紡織品也受到品牌客戶拉貨動能回溫,以及巴黎奧運商機加持,5月出口止跌,年增率站上10.2%。

至於機械,蔡美娜表示,由於整體海外投資需求遞延,加上日圓大幅貶值,使工具機以及自動化設備的接單不太理想,不過,生產半導體的機械等出貨有所上升,相互抵消後,5月整體出口年減0.2%。

此外,蔡美娜指出,運輸工具5月出口年減幅達25%,主要反映歐美自行車市場市況依然清淡,拖累對台灣廠商的下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