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好熱 國銀不動產放款月增額飆25個月新高


金管會統計,今年4月本國銀行放款餘額月增新台幣3025.82億元,主要以週轉金及購置不動產放款動能較強,其中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1207億元,飆上近25個月新高。

金管會今天公布,截至今年4月底止,38家本國銀行存款總額達56兆4116億元,月增3051.8億元,放款總餘額達39兆8935億元,月增3025.82億元。

統計4月底國銀存放比達70.72%,創18個月新高,月增0.16個百分點。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在例行記者會分析,國銀單月放款增加3025.82億元,主要以對個人放款月增1718億元及對民營企業放款月增1418億元為大宗。

若以用途別觀察,以週轉金放款月增1239億元最高,其次是新青安貸款熱潮下,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1207億元,創近25個月新高。隨後是購置動產放款月增321億元,企業投資則月增259億元,創40個月新高。

侯立洋說明,因電子業營運週轉加上進出口融資,挹注週轉金放款動能,另國發會公布4月景氣燈號睽違逾2年首亮出黃紅燈,可見景氣好轉走揚跡象,同步催動企業長期投資需求,帶動企業投資放款增加。

侯立洋觀察,因應高漲的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生產機械、電機設備等相關進口數據走高,應是國銀企業投資放款增加的主因。

總計今年前4月本國銀行放款總額增加1兆4268億元,為2023年同期放款增額的2.76倍,可見國銀放款動能強勁。

存款方面,因新舊制勞工退休基金出售股債存入資金、台電等公營事業增資款項匯入加上期交所股票交割款項存入,推升4月底國銀存款水位上升至56.4兆元。

金管會今天同步公布,在利息淨收益、手續費淨收益、投資及其他淨收益3大獲利支柱有撐下,今年前4月本國銀行稅前盈餘達1838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1.8%。

國銀4大授信單位中,僅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稅前盈餘未能呈現正成長,前4月OBU稅前盈餘為153.2億元,年減31.2%,4月單月OBU稅前盈餘35.1億元,年減37.3%。

侯立洋分析,主因美元升息,墊高OBU與國內總分行(DBU)及聯行往來的利息淨支出,加上投資淨收益下滑,導致獲利表現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