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取消ECFA關稅減讓 經長:稅金補助、助分散市場


中國近期公布第2批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品項,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規劃給予業者稅金補助,並協助產業轉型、分散市場,業者可透過導入AI技術提升競爭力,經濟部也將在3個月內提出產業影響評估報告。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公告第2批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清單。公告顯示將在6月15日起,中止134個原產於台灣進口商品的關稅減讓,包括潤滑油基礎油、競賽型自行車、部分紡織品等。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關切經濟部如何協助受ECFA早收優惠取消影響的業者,其中有許多為傳統產業。郭智輝表示,此次遭取消關稅減讓的產品占台灣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對整體出口影響並不大,經濟部已經有所準備,會協助業者轉移市場,提升競爭力,離開中國市場、往外走。

郭智輝進一步指出,會給予業者稅金補助,面對中國後續可能再取消ECFA早收優惠的其他品項,也會與業者溝通,協助轉型、分散市場,「全球不會只有中國一個市場」。

但郭智輝指出,業者提升競爭力是勢在必行,產業應用AI技術也能提升競爭力,3個月內會提出受ECFA影響的產業評估報告。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表示,近年中國石化大擴產,台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已持續下降至2成;ECFA早收對中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亦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3.6%,貿易署評估目前對國內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

貿易署官員會後補充說明,已規劃補助業者出口拓銷經費,協助分散市場,降低對中國市場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