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出手收購房子救市 一線城市跟進


中國政府推出收購房企庫存成屋措施,一線城市廣州市也跟進,有房企人士透露,收購價約為房企成本價,由於目前專案售價已經低於成本價,政府願意用成本價收購「最好了」。

中國人民銀行5月17日宣布,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35兆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中國以國家隊姿態入場試圖振作房地產市場,一線城市等多地陸續跟進政策。

據中國房地產報、澎湃新聞4日報導,廣東省廣州市在5月30日發布「關於廣州(新塘)至汕尾鐵路專案(新塘段)徵集符合條件商品性安置房源報名的公告」,規劃收購成屋作為安置用房源。

澎湃新聞引述房企說法指出,一般循正常銷售的房子有土地成本、建築安裝工程成本,還有管理費、行銷費、財務費用以及各類稅費,成本管控為動態的,粗略估計官方收購價大概是房企成本價格80%。

一名房企人士表示,目前一線城市郊區房地產市場恢復不理想,交易流速相對地較慢,透過官方收購方式出售成屋,對於房企來說,這可以節省部分成本,也可以加快資金流動。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廣州這波收購強調就近原則(收購房源必須在增城區新塘鎮範圍內),這也啟發各地對於保障房、安置房的需求進行系統分析,可愈加精準落實成屋去庫存相關工作。

澎湃新聞報導提到,有多個城市於先前宣布,不再開工建設安置用房源。

中國房地產報引述一家廣州民營房企的意見表示,政府公布收購價是成本價,由於目前公司專案售價已經低於成本價了,「如果能以成本價賣給政府當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