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重藥救房市 華爾街日報:錢從何來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17日公布迄今最大膽的救房市措施,讓地方政府購買商品房庫存,問題是買房規模及資金何來。有專家估計,中國最少需向房市注入人民幣5兆元(約新台幣22兆),才能對更廣泛的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形容,中國政府17日公布迄今最大膽的救房市措施,核心是讓地方政府購買房市的庫存,將這些庫存轉為供中低收入家庭入住的保障性住房。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35兆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此舉是希望拯救陷入危機的房企,清理房屋庫存及說服買家重新入市。最重要的是,停止房市繼續下滑有助提供消費者信心,挽救整體經濟。

報導強調,目前仍未知道收購房市庫存的規模,以及城市及地方政府的資金何來。經濟學家估計,只有中國中央政府或中國人民銀行有足夠資金,支持這個全國性的購買房屋庫存計畫。

經濟學家表示,鑑於未售出住房和未完工房屋的數量,這個全國性計畫要有機會發揮作用,規模必須夠龐大。

野村證券估計,中國還有多達2000萬至3000萬戶未完工房屋,政府至少需要花費4400億美元才能建成這些房屋,以及消除嚴重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和更廣泛經濟的僵局。

加拿大專業研究機構BCA Research的首席新興市場和中國策略師Arthur Budaghyan指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注入至少人民幣5兆元(約新台幣22兆)的資金,才能對更廣泛的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他強調,這筆錢需要迅速花完,而不是在3到5年內慢慢花掉。

報導指出,中國3月宣布今年將發行1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17日並公布發行首批,但未具體指出所得資金將用於房地產。

瑞士聯合私人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駐香港的高級亞洲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表示,預計發行債券所得的部份資金將流向地方政府,為購入庫存房屋提供資金。

卡薩諾瓦表示,購買庫存房屋不會讓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夜之間復甦,但這應能讓民眾相信最糟糕的時期已過去,房市銷售和價格應該開始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