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杉不盯盤投資術 買賣點信號自動通知(2013-11-29 11:42:10 理財周刊 | 邱智慧)

林明杉
中國信託證券副總經理
任職中信金集團近20年,分別經歷過期貨、國外部外匯交易、承銷、創投及投資部門,金融領域資歷完整且經驗豐富。

台灣證交所自民國五十年成立以來,證券業已經發展超過半個世紀,目前產業也已趨成熟。早期股民們一早就會湧入號子(營業大廳),緊盯股價上下,號子內可謂人聲鼎沸。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發達,從一開始的電話下單、電腦下單,到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許多投資人已經習慣用手機下單,號子內人潮已不復見。

雲端科技成為未來趨勢,證券業也跟著推出APP下單,迎戰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國信託證券也順著趨勢推出「雲端自動盯盤」APP,搶攻低頭族市場,節目特別邀請到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副總經理林明杉,與大家分享證券業未來的機會。

雲端將改變使用者習慣

談到目前的股市投資環境,林明杉透露,現在投資人的使用行為逐漸改變,尤其是年輕人,幾乎都不會去號子,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下單。

大型券商也順勢持續整併,根據資料顯示,現有券商已經從兩年前的九十一家到現在的八十四家。外在環境改變,使得券商也不得不跟上腳步,因此中信證券也推出雲端自動盯盤APP,將投資工具隨身化。

但是,現在手機看盤軟體是各券商兵家必爭之地,想脫穎而出,一定要有兩把刷子,中信證券的雲端盯盤和其他業者又有何不同呢?林明杉表示,在雲端趨勢下,使用者最在意的是,分布在不同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和電腦的資料是否能夠同步整合,而中信證券也成功克服這項難題,為使用者帶來更高的便利性。

隨著雲端時代來臨,券商的生態也逐漸改變,其實早在十年前香港的券商就開始減少人力,一切走向電腦化,中國大陸近年也開始同樣趨勢。回顧台灣的券商,隨著成交量降低,股市交投也不若以往熱絡,營業員的生存也越來越困難。對於人力成本,是否未來會有其他考量呢?

營業員仍具獨特存在價值

林明杉認為,對於使用的需求,還是有依客群區分,像是偏中南部或年紀大的客戶,還是會有點排斥電子產品,所以目前還不太可能全面電子化。未來主要的規劃是,將實體店面的據點從十一間擴展到二十間;電子通路則將持續開發新產品。

目前中信證券的用戶,電子下單比例已經超過四○%,但營業員還是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取決於「服務」,不僅能解答客戶的疑難雜症,也會為客戶留意手上的投資標的,帶來最即時的服務。

林明杉不諱言,許多券商已經訓練營業員提供多角化的理財商品,不只負責下單,同時可能賣保單、基金,走向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但林明杉強調,中信證券目前還是會讓營業員專注在台股投資,給予投資人最專業的服務,至於其他理財商品,還是會交由銀行體系負責,透過清楚的分工,讓專才得以發揮到最大。

對於當前台股的看法,林明杉表示「樂觀以待」,隨著近期外資強力買超,也使新台幣持續升值,他認為從外資買超台股來觀察,可以發現外資不看壞台灣市場,從投資角度而言,哪邊有利,資金就往哪跑,在這樣的資金環境下,台股沒有看壞的理由。

目前大陸經濟正從打底中增溫,在基期低的前提下,陸股未來依然是市場關注焦點,中信證券是否有前進布局大陸的計畫?「重慶、深圳、上海、溫州都有前去交流,布局大陸是一定不會缺席,但是眼前會先耕耘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再出發。」林明杉說。

因為中信證券起步較晚,才從小型券商成長為中型券商,離在台灣設定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雖然是小而美,但相對的更重視客戶服務的品質。

透過APP 不用盯盤也能投資

談到客戶服務,林明杉也透露,在開發雲端自動盯盤APP的前一年,頭幾個月幾乎都在做客戶訪談,只為了瞭解客戶最欠缺的盯盤功能,進一步整合來迎戰市場。因此,中信證券所研發的APP有少見的「回測功能」,可透過不同條件的設定來測試所選標的之長期報酬率和賠率,進一步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此外,最便利的服務是「不用盯盤也能投資」,透過自己所選擇的條件設定,可提供警示訊號或突破技術線型的訊號,並即時自手機跳出訊息框、信箱發送E-mail,提供最快的資訊,讓上班族和菜籃族可以避免錯過最好的買賣點。

上一則:打敗食安問題 蜂蜜挑選有撇步( 理財周刊 | 邱智慧)
下一則:外商結合本土文化 3M成功立足台灣( 理財周刊 | 邱智慧)
回列表頁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4935.39 3,658.70 5.97%
以太幣ETH 3109.24 124.51 4.17%
瑞波幣XRP 0.499539 0.00 0.95%
比特幣現金BCH 483.37 19.76 4.26%
萊特幣LTC 81.18 1.01 1.26%
卡達幣ADA 0.467154 0.02 5.15%
波場幣TRX 0.109028 0.00 -0.65%
恆星幣XLM 0.113236 0.01 5.2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